刚刚在上海,“京东秒送”重磅官宣
2025-09-29 17:21:07 浏览:
刚刚!“京东秒送”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恳谈会召开。会上形成——《2025年度“京东秒送”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在全国总工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上海市总工会、杨浦区总工会的共同见证下,《协议》由劳动者方代表与平台方代表签字确认生效。
协商恳谈会现场,骑手们和平台方代表围坐一堂,双方“打开天窗说亮话”,聊聊“算法背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骑手们提出的劳动报酬公平性、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商机制与算法透明度等内容,均得到平台回应。
此次,双方签订的《协议》包括总则、收入、保险保障、休息休假、劳动保护、技能提升、协商协调机制等7个方面共31条。
其中,《协议》明确平台——全职骑手100%签劳动合同缴五险一金:确保自主招聘的全职网约配送员100%签订劳动合同,100%交齐五险一金,100%享受正式员工福利,在正常提供劳动情况、符合平台制度规范等条件下,入职前3个月收入不低于5000元/月。
探索优化超时扣款机制:在极端天气、交通管制等情况下,超时免罚;商家卡餐情况下,按照平台规则报备免罚。为全职网约配送员在夏季提供300元/月的高温补贴,为众包网约配送员在午高峰高温时段、恶劣天气时动态增加天气补贴。当发生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平台会主动暂停配送业务。
优化调度派单算法机制:根据网约配送员单量、订单高峰、恶劣天气、远距离订单、交通管制、进门难小区的配送等场景,识别订单在各个环节的配送难度,动态延长网约配送员配送时效,减缓配送压力、降低事故风险。
设置保障专线:保障网约配送员合理申诉24小时内受理,并反馈处理结果。
协商恳谈会现场,骑手们和平台方代表围坐一堂,双方“打开天窗说亮话”,聊聊“算法背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骑手们提出的劳动报酬公平性、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商机制与算法透明度等内容,均得到平台回应。
此次,双方签订的《协议》包括总则、收入、保险保障、休息休假、劳动保护、技能提升、协商协调机制等7个方面共31条。
其中,《协议》明确平台——全职骑手100%签劳动合同缴五险一金:确保自主招聘的全职网约配送员100%签订劳动合同,100%交齐五险一金,100%享受正式员工福利,在正常提供劳动情况、符合平台制度规范等条件下,入职前3个月收入不低于5000元/月。
探索优化超时扣款机制:在极端天气、交通管制等情况下,超时免罚;商家卡餐情况下,按照平台规则报备免罚。为全职网约配送员在夏季提供300元/月的高温补贴,为众包网约配送员在午高峰高温时段、恶劣天气时动态增加天气补贴。当发生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平台会主动暂停配送业务。
优化调度派单算法机制:根据网约配送员单量、订单高峰、恶劣天气、远距离订单、交通管制、进门难小区的配送等场景,识别订单在各个环节的配送难度,动态延长网约配送员配送时效,减缓配送压力、降低事故风险。
设置保障专线:保障网约配送员合理申诉24小时内受理,并反馈处理结果。
关于收入保障
平台持续优化计价算法模型及规则,坚持“公平合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提高收入与劳动强度、难度的相关性,提高后两者在算法中的权重。实现平台计价规则和网约配送员每单收入透明化。
平台根据国家和地方劳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对最低工资、奖惩机制等规定,综合考量各地蓝领行业平均时薪、供需关系、市场竞争、劳动强度等因素,明确配送费的计算规则。
平台确保自主招聘的全职网约配送员在正常提供劳动情况、符合平台制度规范等条件下,入职前3个月收入不低于5000元/月(不包括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众包网约配送员在正常劳动情况下,小时劳动报酬综合计算不低于当地法定最低小时工资;督促服务商按相同标准落实其签约的网约配送员的配送收入,按时足额发放。
平台建立完善收入调整沟通机制。开展年度收入调研,征询网约配送员代表和工会组织对年度收入调整建议。定价调整时,主动听取网约配送员代表和工会组织意见。
平台探索优化超时扣款机制,在极端天气、交通管制等情况下,超时免罚;商家卡餐情况下,按照平台规则报备免罚,从而降低网约配送员的超时焦虑。平台在夏季为全职网约配送员提供300元/月的高温补贴,为众包网约配送员在午高峰高温时段、恶劣天气时动态增加天气补贴。
关于保险保障
平台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政策,为自主招聘的全职网约配送员依法缴纳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平台为非全职网约配送员缴纳职业伤害险(试点地区),支持骑手参加工会互助保障和公益性保险,统一定制高性价比意外险。
关于休息休假
平台升级优化防疲劳规则,网约配送员每日配送时间不超过11小时;连续配送4小时以上者给予提示提醒,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全职骑手享受国家法定年休假、公司带薪病假等福利假期。
关于劳动保护
平台优化调度派单算法机制。根据远距离订单、交通管制、进门难小区的配送等场景,识别订单在各个环节的配送难度,动态延长网约配送员配送时效,减缓配送压力、降低事故风险。
平台优化导航规划算法机制。整合各家主流地图平台提供的导航接口,并结合路径规划算法,基于实时交通数据和路况信息动态调整配送路线,以确保配送路线合规且高效,降低事故风险。
平台优化时间预估算法机制。在配送时长计算中优化安全限速规则,最高瞬时速度限制,确保网约配送员获得更合理充分的配送时长。
平台持续升级安全智能设备,提高网约配送员作业装备安全性,持续性在全国开展安全培训、工伤预防,开展“红骑行动”,给予现金激励引导网约配送员佩戴合规头盔,提升网约配送员安全防护意识,保障网约配送员安全配送。
平台持续建设“清凉驿站”、开展“暖冬行动”,极端天气下暂停配送业务,强化网约配送员的劳动保护,并提供各类心理健康服务。
关于技能提升
平台优化完善网约配送员培训体系,常态化开展培训,覆盖全业务流程,包含配送规范、食品安全、行程安全、风险规避、保险理赔等网约配送员须知内容。平台强化网约配送员职业发展支持,在全国各地选拔优秀网约配送员参加职业技能赛事,以赛促训,以训促技能提升,获得技能竞赛奖项骑手将获得评优、晋升优先权益。
关于协商协调机制
平台尊重和保障网约配送员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保障网约配送员的申诉权,建立网约配送员与平台、服务商及相关方的协商制度,包括集体协商、协商协调会、协商恳谈会等多种形式。
协商代表具体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但每方协商代表人数不少于五人,平台一方的协商代表人数不多于网约配送员一方的协商代表。网约配送员的协商代表应在上级工会指导下,从协商涉及的网约配送员中推选产生,优先选派上级工会主席作为首席协商代表,确保协商代表的代表性并切实履职。
协商代表应根据网约配送行业特点,结合用工关系、工作内容、劳动者关切程度等因素确定协商协调事项。就涉及劳动权益的制度规则和算法等重要事项开展协商协调。
协商各方达成的会议纪要、备忘录、协议等成果,经各方首席协商代表签字、公示后共同遵照履行。市、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上级工会以及社会公众等参加协商会议,见证协商成果达成。
平台建立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民主公示制度。创造条件,持续探索在应用程序等显著位置,明确标示配送费计算基础规则(如距离、时段、难度系数等)。平台官网设立算法公示专栏,及时与社会公众沟通算法原理、机制与优化进程。定期召开算法规则和业务规则恳谈会,通过“算法治理调研问卷”收集网约配送员反馈,确保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调整前充分听取网约配送员代表意见,并提前7日公开公示。
平台健全网约配送员诉求表达和申诉处理渠道,并持续完善以工会为重要渠道的诉求收集办理机制。在APP上设置和优化网约配送员投诉与建议反馈通道,设置保障专线,保障网约配送员合理申诉24小时内受理,并反馈处理结果。
平台持续推动各方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共建网约配送员关爱驿站,提供关怀物资,举办关爱活动,通过社会共治、技术手段等,积极推动逐步解决网约配送员“进小区难”问题。并组织网约配送员参与反诈宣传、应急响应、助老送餐、食品安全监督等基层治理工作。积极听取网约配送员心声,引导网约配送员通过正常渠道反馈解决问题,联动物业、属地政府等多方共建“社区——网约配送员”双向友好社区。
转自:上观原文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6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