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民心】“口头”劳动关系摊上麻烦

2025-11-06 11:04:32   浏览:

       老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某物业公司做清洁工的劳务费会迟迟拿不到。没有签订书面协议,手里既无工资欠条,也无考勤记录,几乎拿不出任何直接证据。无奈之下,老陈一纸诉状将物业公司诉至爱辉区法院,可庭审中,物业公司经理却以“新接手公司不认识老陈”为由拒不认可,双方争执不下,老陈急得红了眼:“我每天起早贪黑打扫卫生,凭啥不给钱?”
       若简单以“证据不足”驳回起诉,老陈的辛苦钱可能石沉大海,矛盾或将进一步激化;若强行要求物业公司付款,又缺乏法律依据。承办法官决定跳出“非黑即白”的裁判思维,从情理与法理双重突破。庭后,法官多次单独与物业公司张经理沟通,先是释明劳务纠纷中口头约定的认定规则,以及证人证言、小区监控视频等间接证据的证明效力,同时强调诚信经营对企业的重要性。另一边,法官也向老陈说明证据规范的重要性,建议他联系工友及服务小区居民为其作证。
       最终,物业公司承认了欠款事实,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老陈顺利拿到了被拖欠的劳务费。送老陈走出法院时,他攥着调解协议激动地说:“本以为没证据就只能认栽,没想到法官真有耐心,帮我拿回了辛苦钱!”
法官说法
       劳务合同是指提供劳务一方与接受劳务一方以书面、口头或者其他形式达成协议,由一方当事人提供劳务,另一方按照约定给付报酬的合同。作为劳务者一方应在提供劳务前主动要求与雇主签订劳务合同,明确工作的内容、期限、单价及交付标准等重要条款。
       但实践中,大多提供短期劳务的劳动者与接受劳务者之间通常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多为口头协商劳务费,提供劳务者往往处于举证不能的劣势。在劳动者未签订劳务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以事实为证据,如考勤记录、工作任务分配记录、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同事证言等证明存在劳务关系。遇到欠薪问题时,当事人应保持冷静,积极收集证据,通过协商、投诉、起诉等合法途径主张权利。
       原文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899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