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离职拿不到补助金?法律援助助力成功维权!
2025-10-22 19:48:12 浏览:
近日,外来务工人员丁某在蔡甸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成功拿到了用人单位支付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作为家中的经济支柱,这笔钱关系着孩子的学费和老人的药费,援助可谓雪中送炭。
那么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能否拒绝支付工伤补助金?劳动者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有效维权?
那么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能否拒绝支付工伤补助金?劳动者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有效维权?
案情简介
2024年9月,丁某在武汉某某机械有限公司工作期间受伤,被正式认定为工伤,伤残等级为十级。2025年3月,丁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后,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其法定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这笔钱对丁某一家至关重要,是解决孩子读书和老人看病的“救命钱”。走投无路之下,丁某来到蔡甸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这笔钱对丁某一家至关重要,是解决孩子读书和老人看病的“救命钱”。走投无路之下,丁某来到蔡甸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维权过程
中心迅速受理并指派律师。办案律师分析案情后,制定了“边诉边谈”的策略:一方面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主动与公司沟通,反复普法,明确指出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沟通,用人单位最终认识到自身法律意识的不足,主动向丁某支付了6万多元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沟通,用人单位最终认识到自身法律意识的不足,主动向丁某支付了6万多元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法律怎么说?
1.用人单位在员工工伤离职后,拒绝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否违法?
该行为明确违反了法律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是法律为保障工伤职工在离职后一段时期内就业不稳定、难以维持生活而设定的强制性保障,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内部理由拒绝履行。
2.劳动者遇到类似情况,应如何有效维权?
律师指出,维权成功的关键在于证据充分、渠道正确。劳动者应当注意:
保留主要证据:妥善保管《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及证明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资料。
善用法律援助:如经济困难,可立即向当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求助,符合条件即可获得专业律师的免费帮助,大幅提升维权效率与成功率。
注意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通常为一年,从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算起,切勿拖延。
法律是劳动者最坚实的后盾。蔡甸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本案,不仅帮助丁某一家解了燃眉之急,更彰显了“为民解忧、化解矛盾”的服务宗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普法,能让每一位劳动者都清楚自己的权利,也让每一位用人单位都能敬畏法律,主动履行责任,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6666107060296355&wfr=spider&for=pc
该行为明确违反了法律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是法律为保障工伤职工在离职后一段时期内就业不稳定、难以维持生活而设定的强制性保障,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内部理由拒绝履行。
2.劳动者遇到类似情况,应如何有效维权?
律师指出,维权成功的关键在于证据充分、渠道正确。劳动者应当注意:
保留主要证据:妥善保管《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及证明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资料。
善用法律援助:如经济困难,可立即向当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求助,符合条件即可获得专业律师的免费帮助,大幅提升维权效率与成功率。
注意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通常为一年,从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算起,切勿拖延。
法律是劳动者最坚实的后盾。蔡甸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本案,不仅帮助丁某一家解了燃眉之急,更彰显了“为民解忧、化解矛盾”的服务宗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普法,能让每一位劳动者都清楚自己的权利,也让每一位用人单位都能敬畏法律,主动履行责任,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6666107060296355&wfr=spider&for=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