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社:分类施策 织密工伤预防“防护网”
2025-04-03 17:22:41 浏览:
今年是《工伤保险条例》实施21周年,为了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持续开展工伤预防巩固提升工程,纵深推进工伤预防培训、宣传等工作,用工伤预防“硬举措”不断优化营商“软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健全机制显成效 下好工伤预防“关键棋”
近年来,重庆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推动全市工伤预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组织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重庆市建立了由人力社保、应急管理、卫生健委、工会等八部门组成的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作为牵头部门,每年定期组织召开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及时研判全市工伤预防工作的形势任务,分析解决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集体研究决策重要事项。
在贯彻落实人社部相关部署安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伤预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项目化推动全市工伤预防工作落实落细、见行见效,同时加强对工伤预防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组织开展工伤预防项目总结评估,确保各个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并达到绩效考核目标。
“工伤预防不仅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家企业的事情,也是自己人、身边人以及全社会的事情。”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营造工伤预防“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防范”的氛围,今年,重庆还推出“渝预家族”工伤预防创意IP形象,制作《渝预家族助工无伤》系列动画,拍摄直抵人心的工伤预防公益宣传广告视频,以群众易于接受、感染力强的形式进行直观宣传。同时考虑到新就业形态就业人群的特征,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还巧妙结合了时下热门的脱口秀形式,围绕与新就业人群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场景,创作了3集幽默诙谐、寓教于乐、接地气的脱口秀短视频。这些段子看似是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群工作中遇到的趣事进行调侃,如外卖小哥与时间的赛跑、网约车司机与导航的“爱恨情仇”,实则深意在于提醒大家时刻注意安全,保持平和心态。
“之前对工伤预防知识是一知半解,但看了这些脱口秀和宣传片后,收获很大。”观众纷纷表示,这种视频、动画等新颖的宣传方式生动直观地传递了工伤预防知识,让宣传有温度、警示有力度。这些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伤预防宣传体系,让工伤预防的意识深入人心。
分类培训更精准 下好工伤预防“重点棋”
近日,重庆巴南区多家建筑企业、近百名安全生产负责人及一线班组员工,集体参加了一场工伤预防宣传培训。
工伤预防、安全生产、应急救护专家轮番“上场”授课,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等。学员们踊跃参与,表示将认真消化吸收,把从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之中。“像专家教的急救知识,可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起到抢救生命、降低伤害的作用。”
“这是一次储罐调试作业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到一名工人在查看储罐口时直接使用打火机照明,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此外,他们全部没穿工服,现场也没有警示标识……”同一时间,一场针对制造业的工伤预防专项培训,也在线上直播平台准时开播。
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作业员王师傅坦言,平时没有时间参加线下培训,如今拿起手机就能学到跟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知识,让他更有安全感了。
近年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聚焦危险化学品、矿山、机械制造、铁路运输、铁路建设施工等行业特点,不断提升工伤预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加强工伤预防培训,重庆打造了3个专业化平台载体,在线学习平台集学习、监督、管理于一体,专属考核平台能实现考勤定位打卡、学习心得提交、在线理论考试等专有功能,还有一批线下的专业实训基地。同时,还建立了学员库、师资库、课程库、场地库、考试题库共5大规范化资源库,为培训提供全方位专属保障。
借助信息化手段 下好工伤预防“数字棋”
重点企业工伤预防工作怎么开展?工作的实施行业、领域和重点人群是谁?如何确保工作有针对有成效?回答上述问题,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的思路是:把数据掰碎了来分析,找重点、找方向。
“电缆保护套管破损,且内部绝缘破坏;移动脚手架缺少剪刀撑;手持式电动工具不用时未做断电处理……”近日,市人力社保局组织工伤预防专家走进一正在建设的项目工地,以现场查访的形式为工地全面排查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隐患。而调研中发现的每一处风险隐患,都会被分类分项录入“工伤预防智慧监管平台”,形成一本清晰可见的“电子病历”。企业根据平台上的整改建议,逐一落实改进措施,并通过上传照片、视频等形式实时反馈整改进展,实现了隐患治理的线上反馈。
除了调研,专家还会结合筛选到的隐患风险,在精准识别企业安全短板的基础上,对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开展定制化工伤预防培训,提升其工伤预防能力。并将培训数据、安全生产数据、隐患数据、工伤数据等数据在监管平台集合呈现,实现对企业工伤预防工作的实时监管。
不久前,重庆以近五年来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工伤事故数据为基底,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行业分布、企业特征、伤害类型等多维度深挖根源,绘制出一幅工伤事故的“数字地图”。通过对数据的精细解构,不仅能快速识别出事故高发领域和潜在风险点,更能精确筛选出重点治理企业名单,派驻专家前往各企业开展治理工作。目前,全市工伤预防工作成效初显,通过“现场风险隐患调研指导+一线工伤预防宣传引导+沉浸式工伤预防互动培训+回访风险隐患督促整改”四个环节,累计排查清除安全隐患近5700项,为逾25000名企业员工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8279042178897706&wfr=spider&for=pc
健全机制显成效 下好工伤预防“关键棋”
近年来,重庆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推动全市工伤预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组织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重庆市建立了由人力社保、应急管理、卫生健委、工会等八部门组成的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作为牵头部门,每年定期组织召开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及时研判全市工伤预防工作的形势任务,分析解决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集体研究决策重要事项。
在贯彻落实人社部相关部署安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伤预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项目化推动全市工伤预防工作落实落细、见行见效,同时加强对工伤预防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组织开展工伤预防项目总结评估,确保各个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并达到绩效考核目标。
“工伤预防不仅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家企业的事情,也是自己人、身边人以及全社会的事情。”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营造工伤预防“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防范”的氛围,今年,重庆还推出“渝预家族”工伤预防创意IP形象,制作《渝预家族助工无伤》系列动画,拍摄直抵人心的工伤预防公益宣传广告视频,以群众易于接受、感染力强的形式进行直观宣传。同时考虑到新就业形态就业人群的特征,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还巧妙结合了时下热门的脱口秀形式,围绕与新就业人群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场景,创作了3集幽默诙谐、寓教于乐、接地气的脱口秀短视频。这些段子看似是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群工作中遇到的趣事进行调侃,如外卖小哥与时间的赛跑、网约车司机与导航的“爱恨情仇”,实则深意在于提醒大家时刻注意安全,保持平和心态。
“之前对工伤预防知识是一知半解,但看了这些脱口秀和宣传片后,收获很大。”观众纷纷表示,这种视频、动画等新颖的宣传方式生动直观地传递了工伤预防知识,让宣传有温度、警示有力度。这些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伤预防宣传体系,让工伤预防的意识深入人心。
分类培训更精准 下好工伤预防“重点棋”
近日,重庆巴南区多家建筑企业、近百名安全生产负责人及一线班组员工,集体参加了一场工伤预防宣传培训。
工伤预防、安全生产、应急救护专家轮番“上场”授课,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等。学员们踊跃参与,表示将认真消化吸收,把从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之中。“像专家教的急救知识,可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起到抢救生命、降低伤害的作用。”
“这是一次储罐调试作业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到一名工人在查看储罐口时直接使用打火机照明,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此外,他们全部没穿工服,现场也没有警示标识……”同一时间,一场针对制造业的工伤预防专项培训,也在线上直播平台准时开播。
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作业员王师傅坦言,平时没有时间参加线下培训,如今拿起手机就能学到跟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知识,让他更有安全感了。
近年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聚焦危险化学品、矿山、机械制造、铁路运输、铁路建设施工等行业特点,不断提升工伤预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加强工伤预防培训,重庆打造了3个专业化平台载体,在线学习平台集学习、监督、管理于一体,专属考核平台能实现考勤定位打卡、学习心得提交、在线理论考试等专有功能,还有一批线下的专业实训基地。同时,还建立了学员库、师资库、课程库、场地库、考试题库共5大规范化资源库,为培训提供全方位专属保障。
借助信息化手段 下好工伤预防“数字棋”
重点企业工伤预防工作怎么开展?工作的实施行业、领域和重点人群是谁?如何确保工作有针对有成效?回答上述问题,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的思路是:把数据掰碎了来分析,找重点、找方向。
“电缆保护套管破损,且内部绝缘破坏;移动脚手架缺少剪刀撑;手持式电动工具不用时未做断电处理……”近日,市人力社保局组织工伤预防专家走进一正在建设的项目工地,以现场查访的形式为工地全面排查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隐患。而调研中发现的每一处风险隐患,都会被分类分项录入“工伤预防智慧监管平台”,形成一本清晰可见的“电子病历”。企业根据平台上的整改建议,逐一落实改进措施,并通过上传照片、视频等形式实时反馈整改进展,实现了隐患治理的线上反馈。
除了调研,专家还会结合筛选到的隐患风险,在精准识别企业安全短板的基础上,对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开展定制化工伤预防培训,提升其工伤预防能力。并将培训数据、安全生产数据、隐患数据、工伤数据等数据在监管平台集合呈现,实现对企业工伤预防工作的实时监管。
不久前,重庆以近五年来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工伤事故数据为基底,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行业分布、企业特征、伤害类型等多维度深挖根源,绘制出一幅工伤事故的“数字地图”。通过对数据的精细解构,不仅能快速识别出事故高发领域和潜在风险点,更能精确筛选出重点治理企业名单,派驻专家前往各企业开展治理工作。目前,全市工伤预防工作成效初显,通过“现场风险隐患调研指导+一线工伤预防宣传引导+沉浸式工伤预防互动培训+回访风险隐患督促整改”四个环节,累计排查清除安全隐患近5700项,为逾25000名企业员工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8279042178897706&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