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着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2023-12-27 16:15:32 浏览: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求,全面提升城乡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近日,玉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在介绍该市今年人力资源与就业保障工作情况时表示。
据介绍,去年玉林市成为全国首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市。该市以此为契机,把就业服务和助力经济发展相结合,在做好就业工作的同时做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带动“玉生”“玉工”回归等工作,实现既稳就业,又聚人才。
提升服务能力,多措并举稳就业
该市在全区率先推行“服务站+服务专员”基层就业服务模式,在160多个乡镇(街道)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行政村(社区)建设就业服务站,组建服务专员组成服务队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就业服务。目前已建成服务站40个,落实就业服务专员900人。全市计划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就业服务站点211个,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现代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形成公共就业“15分钟”服务圈。
该市以科技赋能,打造“创就玉林”信息化就业服务系统,设计和开发“家门口就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求信息共享”“零工即时抢单”三个应用场景,实现公共就业信息化、智慧化创新服务。
为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及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稳就业,该市精准施策,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采取加强区内外劳务协作、坚持劳务输出与鼓励就地就近就业相结合等措施。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6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69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192人,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新增7.93万人,就业补助资金累计支出2.43亿元,同比增长25%。
加强工人队伍建设,服务产业需求
该市有序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全区首创建设年可培训5万多人的广西(玉林)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要,打造集技能成果展示、技能培训、职业能力鉴定、技能实训、平台运营、就业服务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目前已为本地企业培养技能人才3500多人。
开展整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持企业用工行动。打造市级劳务品牌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集聚优质人力资源和职业技能培训优势资源,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和用工服务。1—11月,累计跟踪服务重点企业2363家,帮助各类企业解决用工4.5万人,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1万人次。
建设“玉”字号劳务品牌。结合玉林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一县一品”劳务品牌建设。举办劳务品牌专项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培育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在全国打响“福绵裁缝”劳务品牌,形成“政府+院校+企业”“培训+就业”就业服务新模式,累计培训服装产业工人超万人。
聚焦地方建设,推动“玉生”“玉工”回归
“玉商回归”是玉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通过“玉商回归”带动“玉生”“玉工”回归,为地方发展凝聚更多力量。为此,该市人社局结合服务职能,推出10条服务措施。截至11月底,该市吸引“玉工”回归近万人。
该市实施“8+8+4”建站计划,即建设8个“玉商回归”产业园就业创业服务站、8个“玉工回归”服务站、4个驻广东就业创业服务站,同时建立“玉工回归”信息数据库,收集玉林本地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向“玉工回归”数据库中有回乡意愿的群众进行精准推送,宣传玉林的发展环境、发展政策,搭 建“回归”桥梁,引导更多人回流发展。
该市聚焦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以及“玉生”回归需要,开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主动到“玉生”较多的高校举办巡回宣讲会、优秀人才恳谈会。今年以来,以“协议工资+编制”模 式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8站次,意向签约41人。
积极用好各项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玉林商贸服务业的优势,打造一批创业服务平台,创建劳务品牌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各类来玉在玉人才创业。
原文链接:
https://www.workercn.cn/c/2023-12-27/8093968.shtml
据介绍,去年玉林市成为全国首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市。该市以此为契机,把就业服务和助力经济发展相结合,在做好就业工作的同时做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带动“玉生”“玉工”回归等工作,实现既稳就业,又聚人才。
提升服务能力,多措并举稳就业
该市在全区率先推行“服务站+服务专员”基层就业服务模式,在160多个乡镇(街道)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行政村(社区)建设就业服务站,组建服务专员组成服务队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就业服务。目前已建成服务站40个,落实就业服务专员900人。全市计划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就业服务站点211个,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现代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形成公共就业“15分钟”服务圈。
该市以科技赋能,打造“创就玉林”信息化就业服务系统,设计和开发“家门口就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求信息共享”“零工即时抢单”三个应用场景,实现公共就业信息化、智慧化创新服务。
为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及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稳就业,该市精准施策,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采取加强区内外劳务协作、坚持劳务输出与鼓励就地就近就业相结合等措施。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6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69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192人,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新增7.93万人,就业补助资金累计支出2.43亿元,同比增长25%。
加强工人队伍建设,服务产业需求
该市有序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全区首创建设年可培训5万多人的广西(玉林)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要,打造集技能成果展示、技能培训、职业能力鉴定、技能实训、平台运营、就业服务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目前已为本地企业培养技能人才3500多人。
开展整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持企业用工行动。打造市级劳务品牌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集聚优质人力资源和职业技能培训优势资源,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和用工服务。1—11月,累计跟踪服务重点企业2363家,帮助各类企业解决用工4.5万人,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1万人次。
建设“玉”字号劳务品牌。结合玉林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一县一品”劳务品牌建设。举办劳务品牌专项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培育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在全国打响“福绵裁缝”劳务品牌,形成“政府+院校+企业”“培训+就业”就业服务新模式,累计培训服装产业工人超万人。
聚焦地方建设,推动“玉生”“玉工”回归
“玉商回归”是玉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通过“玉商回归”带动“玉生”“玉工”回归,为地方发展凝聚更多力量。为此,该市人社局结合服务职能,推出10条服务措施。截至11月底,该市吸引“玉工”回归近万人。
该市实施“8+8+4”建站计划,即建设8个“玉商回归”产业园就业创业服务站、8个“玉工回归”服务站、4个驻广东就业创业服务站,同时建立“玉工回归”信息数据库,收集玉林本地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向“玉工回归”数据库中有回乡意愿的群众进行精准推送,宣传玉林的发展环境、发展政策,搭 建“回归”桥梁,引导更多人回流发展。
该市聚焦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以及“玉生”回归需要,开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主动到“玉生”较多的高校举办巡回宣讲会、优秀人才恳谈会。今年以来,以“协议工资+编制”模 式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8站次,意向签约41人。
积极用好各项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玉林商贸服务业的优势,打造一批创业服务平台,创建劳务品牌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各类来玉在玉人才创业。
原文链接:
https://www.workercn.cn/c/2023-12-27/80939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