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
2023-11-24 09:24:14 浏览:
近日,省人社厅联合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印发通知,在全省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强化多项工作举措,全力稳定210万人以上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务工收入,坚决守住不发生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行动期间,河南省将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和务工收入动态监测,及时关注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同比、环比变化情况,实现风险点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完善劳务协作机制,深化“1+6”省际劳务协作联盟,适时开展“豫见·省外”系列活动,建立健全省内市际、县际劳务协作机制,建立常态化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组织“点对点”劳务输出;将脱贫人口纳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重点人群,推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融合发展,落实脱贫人口参加定点培训机构集中培训补贴政策,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开展全省就业帮扶示范点创建,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革命老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区为重点,开展河南省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示范点创建活动。每年评审认定100个“河南省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示范点”,根据帮扶成效按照15万元、10万元两个档次给予奖补。
同时,河南省将提高以工代赈就业带动能力,围绕实施以工代赈政策的重点工程项目、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和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吸纳当地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参与务工,提高收入水平。鼓励各地梯次设定就业帮扶车间奖补标准,差异化落实奖补政策,分类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发展。探索推广“企业+就业帮扶车间”“联合体+就业帮扶车间”等模式,增强就业帮扶车间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就业带动能力。科学设定乡村公益性岗位数量和类别,完善乡村公益性岗位相关政策管理规定,取消年龄、残疾等不合理招用限制,规范招用程序,允许从事非全日制乡村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兼职从事灵活就业,充分发挥兜底作用。建立新成长劳动力“三项清单”(入读职业院校意愿清单、雨露计划在读学生清单、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意愿清单)。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教育培训,实现毕业就业无缝衔接。加强脱贫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帮扶,优先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持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补助方式,简化申请、审核、发放流程,最大限度压缩证明材料,确保一次性交通补助“应发尽发”。
原文链接;https://www.workercn.cn/c/2023-11-23/8057381.shtml
行动期间,河南省将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和务工收入动态监测,及时关注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同比、环比变化情况,实现风险点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完善劳务协作机制,深化“1+6”省际劳务协作联盟,适时开展“豫见·省外”系列活动,建立健全省内市际、县际劳务协作机制,建立常态化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组织“点对点”劳务输出;将脱贫人口纳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重点人群,推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融合发展,落实脱贫人口参加定点培训机构集中培训补贴政策,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开展全省就业帮扶示范点创建,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革命老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区为重点,开展河南省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示范点创建活动。每年评审认定100个“河南省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示范点”,根据帮扶成效按照15万元、10万元两个档次给予奖补。
同时,河南省将提高以工代赈就业带动能力,围绕实施以工代赈政策的重点工程项目、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和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吸纳当地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参与务工,提高收入水平。鼓励各地梯次设定就业帮扶车间奖补标准,差异化落实奖补政策,分类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发展。探索推广“企业+就业帮扶车间”“联合体+就业帮扶车间”等模式,增强就业帮扶车间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就业带动能力。科学设定乡村公益性岗位数量和类别,完善乡村公益性岗位相关政策管理规定,取消年龄、残疾等不合理招用限制,规范招用程序,允许从事非全日制乡村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兼职从事灵活就业,充分发挥兜底作用。建立新成长劳动力“三项清单”(入读职业院校意愿清单、雨露计划在读学生清单、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意愿清单)。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教育培训,实现毕业就业无缝衔接。加强脱贫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帮扶,优先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持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补助方式,简化申请、审核、发放流程,最大限度压缩证明材料,确保一次性交通补助“应发尽发”。
原文链接;https://www.workercn.cn/c/2023-11-23/8057381.shtml